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,電子氣體作為半導體、平板顯示、光伏等產業的核心支撐材料,被形象地稱為電子工業的“血液”與“糧食”。其高純度與卓越性能,為微電子制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保障,直接影響著芯片的集成度、電子產品的質量乃至整個信息社會的進程。
一、電子氣體的分類與特性
電子氣體是半導體工業專用的氣體統稱,按門類可分為純氣、高純氣和半導體特殊材料氣體三大類。其中,特殊材料氣體主要用于外延、摻雜和蝕刻工藝,如硅烷、磷烷等;高純氣體則作為稀釋氣和運載氣,如高純氮氣、氬氣等。根據純度等級,電子氣體進一步分為電子級、LSI(大規模集成電路)級、VLSI級及ULSI級,以滿足不同工藝需求。這類氣體通常具有極高的純度(可達十億分之一級別雜質控制)、穩定的化學性質和精確的工藝參數,是半導體精密制造的關鍵要素。
二、核心應用領域與關鍵技術
電子氣體貫穿半導體制造的全流程,其應用涵蓋晶圓生長、薄膜沉積、刻蝕、摻雜等多個環節。例如:
1. 摻雜工藝:磷烷、砷烷等氣體通過離子注入或擴散技術,精確調控半導體材料的導電類型與性能;
2. 刻蝕技術:四氟化碳、六氟化硫等氣體在等離子體環境中實現納米級圖案雕刻,確保芯片結構的精密性;
3. 薄膜沉積:硅烷、氨氣在化學氣相沉積(CVD)工藝中沉積硅膜、氮化硅膜,構建集成電路的基本結構;
4. 特殊應用:高純氫氣和超純氨氣(7N級別)在LED生產中保障發光效率,一氧化二氮(笑氣)助力高分辨率顯示面板開發。
三、技術挑戰與未來方向
隨著芯片制程邁向3納米及以下節點,電子氣體面臨四大核心挑戰:其一,純度要求極致化——如12英寸晶圓制造需實現ppt級雜質控制;其二,大流量穩定輸送——大規模工廠需保證數百立方米每小時的連續供氣;其三,安全標準嚴苛——硅烷、磷烷等高危氣體需采用負壓吸附、雙套管輸送等系統;其四,成本控制壓力——通過大宗特氣系統(BSGS)、大包裝容器(如ISO罐)降低物流與運維成本。
為應對這些挑戰,行業正加速技術革新:采用鈀膜純化器將氫氣提純至9N級別,利用深層吹掃與電解拋光管道減少二次污染,開發氣化輸送系統解決液化氣體壓降問題。同時,國產化進程加速,我國已在高純氨、四氟化碳等領域打破國外壟斷,推動產業自主可控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